在金华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赵光君书记代表中共金华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实现全面小康、加快浙中崛起,努力开创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指出始终牢记发展第一要务,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扛起改革发展大旗,加快推进浙中崛起,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第一、群城聚市战略,共绘浙中发展“八骏图”,坚持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着力破“散”促“聚”,强化规划引领,构筑三条廊道,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建设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都市区。
破“散”,必须破除利益藩篱。放眼未来,金华要成为浙江中西部发展的领头羊,实现建成全省第四大现代化都市区的梦想,探索建立命运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都市区。毕竟,这是八婺共同的都市梦,也是县县有份、人人有份的都市区。
促“聚”,必须全面强化规划引领。科学谋划都市区未来发展“大棋局”,要以战略眼光和工匠精神搞好规划设计,编制实施金义都市区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让八婺各地的“成长坐标”更具鲜明特色。同时,还要重点打造金义黄金主轴,提升都市核心区首位度;从产业对接、功能互补、设施联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入手,统筹谋划实施一批有利于都市区融合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
促“聚”,离不开推进城乡统筹。群城聚市,聚的不仅是城市,还包括乡镇、农村。要实现聚的目的,就要推动每个城市精明增长、有机更新,促进高端业态集聚;深化土地、户籍、产权、社会保障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美丽村落、美丽田园、美丽经济和美丽风景线建设,全域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第二,实施实业兴市战略,挺起金华经济的脊梁,坚持制造强基、振兴实业,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快构建支撑都市区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方经济兴盛、社会稳定的根基所在。2012年以来,金华经济发展呈现了赶超崛起的良好态势,究其原因就在于紧紧抓住发展实体经济这个根本点。2014年,金华的产业结构出现巨大变化,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形成了“三二一”产业格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标志着经济运行质量的持续提升。这其中的顶梁柱依然是实体经济。当然,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增加发展后劲。
毫无疑问,发展实体经济就要发展实业,尤其是发展制造业。因为,实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钱”。虚拟经济的利润最终来自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如同“皮”和“毛”。在经历金融风暴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振制造业。国际的形势、中央的部署,无不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实体经济始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金华制造业发展崛起于乡镇企业,转型于工业企业改制,辉煌于经济开发区兴起。这背后的巨大动力或者说强大支撑是起源于民间的“工匠精神”,永康五金、东阳木雕、义乌小商品无不如此。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一些企业家开始追求“短平快”的产品和产业所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视了产品、产业、企业的提升;一味求大、求快、求洋,反而忘记了最初的工匠精神,忘记了初心。更有甚者,被“实体经济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到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的现象迷惑,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发展实业、发展实体经济,首要的任务是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培养。企业家素质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能在风雨之中坚持不倒的企业一定有一位综合素质较强的企业家领航。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四换三名”, “三名”之中关键是“名家”,“没有名家,就没有名企,也没有名牌。”
第三,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增强转型发展驱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引擎,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制度创新,鼓励社会创新,全面打通创新“堵点”,激活都市区发展动能。
金华是一方创业创新的热土。作为一家立足浙江中部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金华银行多年来精耕科创企业,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青年创业谷”、科技园、电商村等,坚持深化金融创新,优化业务产品和流程,有力助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设立特色支行,精准服务科创企业
“和很多传统企业不同,我们虽然有团队和技术,但没有土地、厂房,缺少可抵押物,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金华银行的‘科技贷’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且放贷及时,有了资金支持,我们就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添置更多先进设备。”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民用无人机整机和零配件的科技型企业,创立了无人机零部件自主品牌,拥有多项科技专利。该公司负责人陈灵峰表示,无人机行业瞬息万变、竞争激烈,而灵活方便的“科技贷”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
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然而,“融资难”一直制约着文创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微文创企业在初创期更是举步维艰,“轻资产、弱担保”成为这些企业融资的一道瓶颈。2016年,金华银行设立我市首家文创支行,专为文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业务重点覆盖5大类行业:影视制作发行、网络娱乐动漫教育创意、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文化生产、时尚产业制造及批零、文化产品贸易,以及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服务业。根据文创企业的实际情况,银行在贷款准入条件、担保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尽量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创新金融产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为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金华银行坚持特色产品开发和推广,为小微企业“量体裁衣”。例如,大力推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订单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新型抵质押业务,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诚信企业,推出“税信贷”;为新入园企业设计“小微通”分期融;针对融资需求200万元以下的企业,推出“简易贷”;为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贷款需求,简化流程推出“小固贷”业务;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小微企业推行“小微通”金易贷,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
第四,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勇当“一带一路”排头兵,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总体战略,打造国际商贸高地,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快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
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区必定是开放的都市区,它的发展也必定需要依靠开放的力量来推动。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战略”,犹如支撑起现代化都市区大厦的五根柱梁,开放战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
关于开放发展,200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他说:“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10多年过去,我们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更高,“一带一路”等国家开放战略更有利,对外开放的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外面的阳光、雨露和养分都更加充沛,就看我们如何继续延伸、如何有效汲取。对此,要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双向开放,加快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勇当“一带一路”排头兵。
首先,要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浙中公铁水联运港建设,紧密链接兰溪嘉宝物流港、东阳国际物流港、永康无水港,构建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新格局。积极推进义新欧班列“增点、拓线、提效”工程,布局沿线物流分拨中心、展示中心和海外分市场,扩大进出口双向国际贸易。
其次,要打造国际商贸高地。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促进进口、出口、转口平衡发展。放大义乌国际和国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效应,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着力构筑贸易通达体系。依托金义综保区、义乌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功能平台,加快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设立金义小商品自由贸易港区,着力打造国际货物集散地。
再次,要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认真落实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加强经贸、科技、环保、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分利用侨务、友城、海外商会等资源,合作建设中欧生态工业园、中欧智造园、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大力引进资本、人才、先进设备和技术。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积极吸纳品牌、管理、营销网络等高端要素。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拓展营销网络,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围绕沪杭金发展带建设,深化与沪杭甬等中心城市互动发展,加强海西经济区、四省九方经济区互动协作。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就是要让现代化都市区这棵“地瓜”得到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并将养分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果实和根部。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更加博大的胸怀赢得未来。
第五,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创建良好人文环境、服务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增强都市区辐射力和承载力。
金华最美的环境是涵养了上千年的人文风景。我们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八婺好家风”工程,以传统家规家风涵养良好社会风气,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要提炼和弘扬新时期金华人精神,凝聚起“共建金华”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文化小康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深入推进“信义金华”建设,让“善美”成为城市亮丽名片,让“守信”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我们也要保护好散落在八婺大地上的古城古镇古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扶持发展历史经典产业,这才是独具风格和地域文化的城市辨识度,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公共服务供给是衡量城市能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们要按照区域统筹、分级配置、城乡一体的思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公共设施布局,着力构建与现代都市区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打响“学在金华”“健康金华”品牌。要加强“一卡通”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推进精准扶贫,确保全面小康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办好垃圾分类、居家养老、危旧房改造等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小事”,努力在各项民生事业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金华环境的底色。我们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让人民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我们会将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的环境整治组合拳进行到底,践行“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带入全面小康”的诺言,像爱护眼睛一样珍爱自然环境,让金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在我们期待未来的金华能拥有更好环境的同时,每个金华人也能是这环境中的一份子。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成为金华宜居宜游宜业好环境中的一道好风景。
金华的生态环境更美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应更好肩负起“全面小康、浙中崛起”的重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军民共建和群团组织的作用,为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大力实施群城聚市、实业兴市、创新强市、开放活市、环境立市五大战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