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没有赶集,没有交际会,没有绵延几十米的板凳龙灯,更没有“做戏”,在金华的这几年,对此类传统的活动有了很多体会。
那一年我还小,只记得书上是这样描写的:少年鲁迅跟随母亲回外祖母家消暑小住,因为看“绍兴剧”人之多,所以没有客船前往,因此闷闷不乐了一整天。当小伙伴们回来集中讨论今日所看戏剧之时,小鲁迅的委屈愈加明显,孩子头儿双喜为了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心,就跟大人们打包票,行夜船,看绍剧,煮罗汉豆,这一夜的欢愉给小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二十几年后回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在鲁迅先生笔下,我感受到了绍兴剧的热闹,人民的淳朴和少时情谊的难能可贵,也是在那时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对这种地方戏曲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生活在秦岭山脉,体会不到船舶这种交通工具的用处,如今地处江南,依然没有坐过行船,但对于《社戏》中的“戏”,却在不经意间结下了三年之缘。
2016年初冬的一天,看见毗邻厂区的村口在搭架子,起初并不知道这里即将要干什么,还跟朋友们猜测这个架子的真实用处,当咿呀声缓缓的传入耳畔,才知道这是临近村子要做戏。在当地人的知识普及下,第一次知道“金华戏”,第一次知道迁庙要连唱三年“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所以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金华戏”就被称为“婺剧”。随着“咿呀”声起,味道特别的小吃一字排开,逗趣的小游戏随处可见,人潮涌动也是实打实的存在,那一年,热闹非凡。
2017年,冬天如约而至,戏台子也在期盼中搭建完成,冬风凌冽,只一口猪油煮的混沌,就直接暖到心窝里,然后将温暖延伸至四肢百骸。这一次伙伴们没有为场外的热闹所诱惑,而是买了一大包零食瓜果早早的在前排占了位置,打定心思完完整整看一场戏。说实话,如果没有字幕,我一句都听不懂,但是就这样,我依然感觉好看。我无法从专业的角度鉴赏这出好戏,但从自身感受说起,整场戏剧情发展比较缓慢,不同于今时今日的电影,但咿咿呀呀中别有一番风味,一词一句慢慢的吐露,仿佛时光都变慢了,这种感觉甚是美好。
2018年,唱戏的第三年,由于场地比较狭小,每场前去,都是人头攒动,因不愿挤在前排跟大家进行充分的二氧化碳交流,索性站在外场踮起脚尖,拉长脖子远眺。熟悉的气味,熟悉的唱腔,熟悉的人潮,不免想起前两次一起搭伴儿看戏的人,两三年间,离开了一些人,又重新结识了更多新的人,离开的朋友依然在热络的联系,留下来的朋友,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铁,何其有幸。
匆匆三年,总觉得应该为了这场戏曲之缘写点什么才不算辜负,总想留住那一瞬间最美好的回忆。迁庙缘故的三年戏曲之约已满,不知明年村子还会不会唱戏,但是伙伴们,明年我们相约下一场戏曲盛宴可好?